隨著夏季的腳步接近,越來越多人開始積極投入「減脂」計畫,想要讓自己在短袖、比基尼季節中展現更好的線條。但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體重一開始掉得很順,過了一段時間卻突然卡關,不再變化?或者明明吃得少、動得多,卻看不到明顯成果?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合理的減脂速度」、「減脂與減重的差異」、「減脂停滯期該怎麼突破」,還有「如何避免復胖」,幫助你打造真正長期、有效的健康身體組成!
減脂≠減重!你真的知道自己在減什麼嗎?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清楚的基本認識:「減脂」與「減重」其實是兩件不一樣的事!
減重是什麼?
簡單來說,減重就是你站上體重計,看到的數字下降。這個數字可以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像是水分、肌肉量、腸道內容物等等。
舉例來說:
- 熱量赤字下,身體可能會消耗部分肌肉作為能量
- 飲食改變(如生酮、斷碳)造成水分流失
- 暫時性禁食後,體重也會短暫下降
但這些都不一定代表你「減掉脂肪」,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看起來瘦,實際卻是脂肪超標的「泡芙人」。
那什麼才是減脂?
減脂是指你身體的脂肪比例下降,也就是你整體的體脂肪率變少,體態變緊實、線條更清楚。不只是體重數字,而是身體組成的「質」的改變。
如何確保自己是「減脂」而不只是「減重」?
1.從科學化的角度:測量體脂肪
體重計並沒有辦法進行身體組成分析,只能提供「重量」的單一結果,但若是使用「體脂肪測量儀」,即可對於體脂肪的相對變化而有一個紀錄!參考:女生體脂怎樣算標準?
雖然很多人會說,「不要被數據綁架」,但對於減脂新手而言,定期測量體脂肪,將對於減脂的成效有一個相對的紀錄參考,能夠協助你即時從歪路走回!
許多女生在減肥的時候,會採取斷食、生酮飲食等策略,但其實不同的減肥、減重方式,對於每一個人的身體效果不同,有得時候,因為斷碳而造成身體水分流失,造成「減重」的效果卻被誤以為是「減脂」,這種狀態在視覺上跟體重計上無法覺察,透過體脂肪測量儀,變可知道效果!
但,目前體脂肪測量儀器價錢、型號、品牌等多元選擇,建議大家盡量以大品牌為主,若不想購買機器,可於健身房進行單次測量。不過,一但開始測量體脂肪,建議大家要長期使用同樣的機器、同樣的狀態進行追蹤,這樣才能有一個相對進步、退步的參考值。
2.從視覺化的角度:紀錄自已的體態
有的時候,減脂到一個程度,在機器上可能看不出來差異,但透過鏡子,可以看到最真實的自己!
鼓勵大家可以使用Nuli App的體態紀錄功能,每週定期從同樣的角度來記錄自己的體態四面照,將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變化!
從鏡子中,如果是明顯的減脂,你將可清楚的看到自己線條的變化,這是騙不了的人!但這個方法的缺點,是無法精準的衡量進步的程度跟效果!看更多減脂建議
體重、體脂一個月降多少正常?
根據健康與運動營養學的建議:
- 體重下降:每月約 1~2 公斤為佳,過快可能導致肌肉流失、代謝下降。
- 體脂下降:每月約 1~2% 為理想速度,配合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最多可以達到 2~4%(但仍視個人體質而定)。
範例:
假設你是女性,初始體脂肪為30%,目標降低到25%。你可以預估需要大約 3~4 個月的時間(每月減1~2%),搭配飲食+運動才可健康達成!
如果沒有達到每個月1-2%的減脂目標?該怎麼辦呢?
這是許多人減脂失敗的關鍵,因為每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跟修改自己的策略!如果,嘗試了一個月,發現自己原地踏步,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 確認自己的飲食內容:是否符合熱量赤字、原型食物等原則,並且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果正在進行生酮飲食、斷食法者,可以考慮暫停方法,嘗試其他的飲食計劃。
- 攝取足夠的水分:每天至少2000c.c.
- 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6-8小時
- 合宜的運動計畫:每週至少運動2-3次,且需要搭配阻力訓練、有氧訓練
如果以上幾點,全部都實踐,且連續超過一個月,仍然沒有達到減脂目標,歡迎在女力私人臉書社團中提問,將會有其他姐妹、女力教練協助你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唷!
>>>有氧運動熱量消耗比較、健身網紅都做這些減脂|高強度間歇HIIT、Tabata、拳擊有氧、慢跑、飛輪
為什麼你會「卡關」?減脂、減肥停滯期是怎麼回事?
減脂一開始通常很順利,特別是水分流失與初期熱量赤字奏效。但一到 第3週或第4週起,許多人會開始面對「停滯期」——也就是體重與體脂都不再明顯下降的狀態。
常見減脂停滯期原因如下:
- 基礎代謝率下降:當熱量攝取過低或過久,身體會自我保護,降低代謝效率。
- 肌肉量流失:若缺乏足夠蛋白質與阻力訓練,身體會消耗肌肉,導致燃脂效率下降。
- 運動適應性提高:做一樣的運動內容久了,身體不再被挑戰,燃脂效果遞減。
- 壓力與睡眠不足:高壓狀態會提升皮質醇,抑制脂肪分解;睡眠不足也會擾亂瘦素、飢餓素。
- 飲食內容失衡:即使熱量赤字,但若營養密度不足、蛋白質過低,仍會減脂效果不佳。
減重、減脂卡關怎麼辦?破解減脂停滯的 6 個方法!
1. 重新計算熱量與營養比例
你可能一開始設定的熱量赤字太大,導致身體適應後進入「省能模式」。試著:
- 將熱量赤字設定為維持熱量的 15~20%
- 每公斤體重攝取 1.6~2g 蛋白質
- 避免過度低碳,保留健康碳水來源(如糙米、地瓜)
2. 增加運動強度與變化
試著打破運動慣性:
- 加入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或 Tabata
- 增加 阻力訓練強度或重量
- 嘗試新的運動類型(拳擊有氧、爬山、飛輪)
3. 設計「再進食日(Refeed Day)」
有些人會定期設置一天稍微提高碳水攝取,讓身體打破低代謝的慣性(每兩週一次即可)。這不是cheat day,而是策略性進食。
4. 增加 NEAT 活動
NEAT(非運動性熱量消耗)是每日活動中的隱藏燃脂王,方法如以下:
- 多走樓梯
- 每天散步 10,000 步
- 在辦公室站立工作
5. 睡眠品質管理
睡眠品質與減脂息息相關!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分泌,提升飢餓素、降低瘦素,使人更容易感到飢餓、暴食。長期熬夜還會導致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升高,抑制脂肪燃燒效率。充足睡眠有助於代謝穩定、肌肉修復與脂肪分解,是減脂過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關鍵!每天至少 睡滿 6–8 小時,避免熬夜滑手機。睡前可安排靜心冥想或深呼吸練習。
6. 重新調整心態與耐心
減脂是一場長期賽跑。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不用把停滯當成失敗,它只是提醒你該「升級策略」了!
如何避免復胖?維持成果才是王道!
很多人在達到目標後,放鬆警戒,導致體重反彈。其實維持期的策略跟減脂期一樣重要!
長期穩定的身體組成需掌握:
- 漸進式增加熱量攝取:從熱量赤字慢慢回到維持熱量,而非一次暴增
- 保持運動習慣:即使一週只運動2次,也要維持阻力訓練和有氧交替
- 維持高蛋白飲食習慣
- 固定一週1次體重/體脂追蹤,建立自我覺察系統
- 繼續記錄飲食與心情,幫助避免情緒性暴食與壓力性進食
減脂不需要急,也不能急。讓身體跟上節奏、讓生活習慣轉變,才會真正打造「不復胖」的體態。與其追求極端瘦身,不如培養可長久執行的飲食與運動模式。
減肥、減脂常見的問題
不一定!體脂下降但肌肉增加時,體重可能不變,但體態會更緊實、線條更明顯。建議搭配體脂肪測量或拍照追蹤,別只看體重數字。
是的!初期減重多半是水分和腸道內容物的變化,後期脂肪才會真正被動員燃燒。速度放慢是自然現象,代表身體在進行深層調整。
不完全正確。重點是總熱量赤字與營養分配,不是幾點吃。如果你一天的總攝取量在控制範圍內,晚餐適量吃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有助於維持代謝與睡眠品質。
並不一定。運動固然重要,但休息與恢復同樣關鍵。建議一週安排2–3天休息日,讓肌肉修復,才不會導致過度疲勞或停滯。
關鍵在於維持好習慣!避免一達目標就暴飲暴食或完全停下運動。循序漸進地增加熱量、持續紀錄體態、保有規律運動與高蛋白飲食,是避免復胖的不二法門。
如果你在過程中遇到瓶頸,別灰心。試著調整策略、聽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或在女力社團裡尋找夥伴與專業教練一起討論,我們一起變更強!立刻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