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臀腿線條更完美,練出結實翹挺的蜜桃臀?別只靠深蹲,「臀推」才是你的秘密武器!這個動作專攻臀部肌群,還能順便強化腿部力量,不僅效果超顯著,還能隨時在家練。不過,很多人練完臀推卻喊下背痠痛,那是因為姿勢沒抓對!本篇教你正確臀推技巧,避開錯誤,讓你高效練出「臀腿」完美曲線。
>>>健身網紅帶妳破解女生新手練臀迷思,六週打造渾圓蜜桃臀!(文末含訓練課表)
>>>【15分鐘居家翹臀訓練菜單】無需器材的網紅蜜桃臀省時訓練!|新手在家健身課表
什麼是臀推?為什麼臀推是臀腿訓練必備?
臀推(Hip Thrust)是一個主要針對臀部肌群的多關節力量訓練動作,能夠高效激活臀大肌,從而幫助提升臀部的力量、形狀與穩定性。做臀推時,通常會將背部靠在椅子或平臺上,雙腳平放於地面,然後利用臀部力量將髖關節往上推,達到臀部完全收縮的位置。
臀推的目標肌群為臀大肌、腿後腱肌(Hamstrings)和下背部,同時也會鍛鍊到核心肌群和腿部其他部位,特別適合想要增強臀部力量、塑造翹臀的人群。
臀推訓練的三大主要肌群

- 臀大肌
最主要訓練的肌群,也是下肢訓練深蹲、硬舉針對的肌群,現代人因為久坐壓迫臀肌的關係,臀大肌很容易被遺忘,所以臀推很適合拿來當作重訓前的暖身先喚醒臀大肌。
- 腿後肌群
大腿後側的肌肉會和臀大肌一起工作,因此臀推的時候也會訓練到。
- 核心肌群
負責在過程中維持腰椎穩定。
臀推的5大好處
- 高效刺激臀大肌
臀推能夠讓臀大肌進行最大限度的收縮,這使得它成為針對臀部的最佳訓練動作之一。相比深蹲等其他下肢動作,臀推更加專注於臀部,特別適合塑造翹臀。 - 增強臀部力量
臀推不僅能提升臀部的形狀,還能大幅度增加臀部的力量。強壯的臀大肌對於提升運動表現至關重要,無論是跑步、跳躍還是舉重,臀大肌的強度都直接影響到這些動作的效果。 - 改善髖關節穩定性
髖關節是身體的重要關節之一,穩定的髖關節有助於避免運動傷害。而臀推通過強化臀部和周圍肌肉,能夠大幅提升髖關節的穩定性。 - 減少下背壓力
許多傳統下肢訓練,如深蹲和硬舉,會給下背部帶來一定壓力。而臀推則能減少對下背部的壓力,同時達到強化臀部的效果,這對於那些擔心下背受傷的人來說是一個安全且有效的選擇。 - 提高運動表現
強壯的臀大肌對於跑步、跳躍、騎車等運動來說極為重要。臀推可以幫助提升這些運動中的爆發力與穩定性,進一步增強運動表現。
為什麼練翹臀都建議要加入臀推訓練?
訓練翹臀時,許多人會專注於深蹲、硬舉等下肢訓練,但這些動作雖然有效,卻無法像臀推一樣直接針對臀大肌進行高效訓練。以下是練翹臀時為什麼一定要加入臀推的幾個原因:
- 專注激活臀大肌
相較於深蹲,臀推能讓臀大肌獲得更全面的激活與收縮,這對於提升臀部的圓潤度與緊實感尤其重要。如果你的目標是塑造翹臀,那麼臀推應該是你訓練計劃中的核心動作。 - 針對性更強
雖然深蹲和硬舉可以鍛鍊整體下肢肌群,但它們同時也會強化大腿前側的肌肉,而臀推則是專門針對臀大肌的訓練,能更好地實現翹臀的效果。 - 安全且易於控制
臀推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動作,特別是對於那些有下背或膝蓋問題的人來說。你可以通過控制重量來調整訓練強度,而不必擔心過度施壓於膝蓋或下背部。
臀推訓練五大動作重點,避免下背痠痛

- 髖、膝、踝同一直線
躺下時兩腳與肩同寬,並且將膝蓋打開,讓髖關節、膝蓋和腳踝呈現在同一線上,不要出現膝蓋往內夾的動作。
- 腳跟與屁股的距離
基本會擺在膝蓋彎曲90度的位置,如果想要啟動更多臀肌,可以將腳跟盡量往屁股靠近;如果想要訓練更多腿後肌群,可以將腳跟遠離屁股方向。
- 維持腰椎自然曲度
過程中腰椎都維持在自然的曲度,也就是微微前凸但曲度順暢,如果看到腰沒有任何曲度或者過度上頂呈現倒v字都是腰椎出現代償,小心腰痛!
- 抬到膝蓋、屁股和肩膀成同一斜線
骨盆抬起時抬到與膝蓋、肩膀呈現同一斜直線即可,不需抬超過這個連線,不然容易增加腰椎壓力。
- 保持肩胛骨平貼地面
過程保持挺胸讓肩胛骨可以貼在地面上,除了避免代償之外,也可以同時訓練肩胛骨後方的肌群矯正駝背。

徒手臀推教學
- 怎麼做:
- 準備姿勢:找個穩固的椅子或沙發(高度約40-50公分,在肩胛骨下),背靠上去,雙腳平放地面,與肩同寬,腳尖朝前或微微外八(約15度)。雙手輕放髖部兩側,下巴微收,眼睛看前方。
- 啟動動作:深吸氣,收緊核心和臀部,想像腳跟踩進地板,用腳跟推地,臀部慢慢往上抬到大腿平行地面,膝蓋呈90度。
- 頂點收縮:推到肩膀、臀部、膝蓋成斜直線,頂點用力夾臀1-2秒,感受臀大肌收縮,別靠腰硬撐。
- 回到起始:吐氣,慢慢放下臀部,但別完全坐回地面,保持1-2公分懸空,重複12-15下,3組。
- 練哪裡:專攻臀大肌,腿後肌群輔助,適合新手打基礎或居家練臀腿。
- 注意事項:
- 膝蓋別內扣,隨時檢查腳尖方向,保持穩定。
- 腰別過拱,核心收緊,感覺下背痠就停下調整。
- 新手站不穩可扶牆,或用瑜伽墊墊膝蓋減壓。
- 小技巧:推起時專注腳跟發力,腳尖輕觸就好,放慢下放速度讓臀腿更有感。
負重臀推教學
- 怎麼做:
- 準備姿勢:背靠椅子或箱子(高度約40-50公分),雙腳平放與肩同寬,腳尖微外。將啞鈴、壺鈴或槓鈴輕放在髖關節處(進階用槓鈴),雙手扶住重量保持穩定,下巴微收,眼睛看前方。
- 啟動動作:吸氣,收緊核心和臀部,用腳跟推地抬髖,感覺臀大肌和腿後肌群出力,推到大腿平行地面,膝蓋90度。
- 頂點收縮:臀部抬到肩膀、臀部、膝蓋成斜直線,頂點夾臀1-2秒,專注臀部收縮,別用腰頂。
- 回到起始:吐氣,慢慢放下重量,保持控制別撞地,重複8-10下,3-4組。
- 練哪裡:增加阻力,狠操臀大肌和腿後肌群,練出力量與翹臀線條。
- 注意事項:
- 重量別壓腹部,放髖關節處,若痛就加護墊或毛巾緩衝。
- 推起別晃動,雙手穩住重量,避免滑掉傷自己。
- 下放時別太快,保持臀腿張力,腰痠就減重量重新練。
- 小技巧:從輕重量開始(5-10公斤啞鈴),熟練後加到15-20公斤或槓鈴,推起時想像臀部要把重量頂飛。
臀推變化式練爆臀腿
翹臀圈臀推

- 怎麼做:
- 大腿中段綁上翹臀圈(阻力帶),背靠椅子,雙腳與肩同寬,腳尖微外。
- 膝蓋全程外推,保持阻力帶張力,腳跟踩地推髖到大腿平行地面。
- 頂點夾臀1-2秒,慢慢放下,重複10-12下,3組。
- 練哪裡:臀大肌加臀中肌雙管齊下,讓臀部側邊更立體。
- 注意事項:
- 膝蓋內夾是大忌,不然臀中肌沒感還傷膝,隨時檢查外推力道。
- 阻力帶挑適中強度,太鬆沒效果,太緊動作變形。
- 下放別太快,保持控制讓臀腿持續出力
負重臀推

- 怎麼做:
- 上背靠穩椅子或箱子,雙腳與肩同寬,腳跟踩穩地面。
- 槓鈴或啞鈴放在骨盆上,雙手穩住重量,核心收緊。
- 用臀部發力將髖部推高,頂點時肩膀、臀部、膝蓋成一直線。
- 夾臀1-2秒後慢慢下降,保持張力,重複8-12下,3-4組。
- 可逐步增加重量,但以能穩定控制動作為前提。
- 練哪裡:主攻臀大肌,同時刺激腿後側與核心,是提升臀部圓潤度與力量的關鍵動作。
- 注意事項:
- 初學者可先從較輕的重量或阻力帶臀推開始,建立正確動作模式。
- 槓鈴可用墊子保護髖部,避免不適或瘀青。
- 頂點時避免過度伸展腰椎,核心收緊,力量集中在臀部。
- 腳掌位置會影響發力點,建議調整腳距找到最佳刺激感。
單腳臀推

- 怎麼做:
- 背靠椅子,一腳平放地面,另一腳抬高(伸直45度或放另一腳上)。
- 用單腳腳跟推髖,抬到肩膀、臀部、膝蓋成斜線,骨盆保持水平。
- 頂點夾臀1-2秒,慢慢放下,重複8-10下每邊,3組。
- 先練弱側,再讓強側做相同次數,平衡左右臀力。
- 練哪裡:單邊專攻臀大肌,特別適合增肌或矯正不平衡的女生。
- 注意事項:
- 骨盆歪斜是大忌,核心收緊穩住,感覺歪就放慢調整。
- 抬腳別太高,45度最剛好,避免髖屈肌搶走出力。
- 新手可先靠牆練,穩定後再單腳挑戰。
單邊訓練尤其推薦給想專注訓練臀部肌肥大的女生!想看更多的翹臀省時訓練也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文章唷!
臀推訓練常見的問題
許多人誤以為臀推只適合女性,實際上,臀推對於男性和女性都有同樣的好處。強壯的臀大肌不僅能改善體態,還能提高運動表現,因此無論性別,臀推都是一個值得加入的訓練動作。
雖然深蹲是一個經典的下肢訓練動作,但臀推對於臀部的刺激更加專注。事實上,將臀推與深蹲結合起來,能夠達到更全面的臀部和腿部鍛鍊效果。因此,臀推和深蹲應該相輔相成,而不是互相取代。
有些人在進行臀推時感覺腰部不適,這通常是因為動作不正確。正確的臀推應該讓髖部發力,而不是下背部。如果感到腰部疼痛,建議調整動作,確保背部始終保持平穩並將力量集中在臀部。
不一定!新手可以先用自重臀推、阻力帶或啞鈴來建立基礎,等熟練後再逐步增加重量,例如使用槓鈴負重訓練。
檢查腳的位置是否太遠或太近,建議腳掌略微向外,並確保腳跟發力。同時,暖身時可加入腿後肌與臀部的激活動作,減少關節壓力。
可能是核心未收緊或髖部沒有完全發力。動作時保持核心穩定,避免過度拱腰,並確保臀部主導運動,而不是用腰部帶動。
臀推對臀大肌的激活率較高,能更集中鍛鍊臀部,而深蹲則更全面鍛鍊腿部與臀部。最好的方式是兩者結合,讓臀部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更多的練臀迷思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
總結來說,臀推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臀部訓練動作,無論是塑造翹臀、增強臀部力量,還是提升運動表現,臀推都有著顯著的效果。透過正確的臀推訓練,可以高效刺激臀大肌,改善髖關節穩定性,並且避免對下背部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此外,臀推對於假跨寬、臀部扁平等問題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對於那些追求翹臀和強壯臀部的人來說,臀推應該成為日常訓練的一部分。透過正確且持續的臀推訓練,不僅能讓臀部變得更緊實,也能提升整體身體穩定性與力量。
Nuli 團隊第一位物理治療師Jaime正式上線囉!如果喜歡她的文章,請參考IG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