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簡稱 BMR)是指人體在靜止狀態下,維持基本生命機能(如呼吸、心跳、體溫、內臟運作)所需消耗的最低熱量。了解基礎代謝率,有助於控制體重、制定飲食計畫,達到健康管理目標。
基礎代謝率多少正常?基礎代謝率基準表
每個人的基礎代謝率會因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及身體組成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為常見基礎代謝率參考值(單位:大卡/天):
年齡 | 男性平均 BMR | 女性平均 BMR |
---|---|---|
18~30歲 | 約 1,600~1,800 | 約 1,400~1,600 |
31~50歲 | 約 1,500~1,700 | 約 1,300~1,500 |
51歲以上 | 約 1,400~1,600 | 約 1,200~1,400 |
注意: 個人體質、肌肉量與生活習慣影響很大,實際數值需透過計算或專業測量確認。
怎麼知道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計算方式
計算基礎代謝率常用的公式為 哈里斯-班尼迪克特公式(Harris-Benedict Equation):
男性 BMR 計算公式:
BMR = 66 + (13.7 × 體重kg) + (5 × 身高cm) – (6.8 × 年齡)
女性 BMR 計算公式:
BMR = 655 + (9.6 × 體重kg) + (1.8 × 身高cm) – (4.7 × 年齡)
舉例:
30歲女性,身高 165cm,體重 55kg
BMR = 655 + (9.6 × 55) + (1.8 × 165) – (4.7 × 30) = 約 1,357 大卡
這代表即使整天躺著不動,身體也需要消耗約 1,357 大卡維持基本功能。
以上計算方式只能大概估算出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實際數據會根據每個人身體組成的肌肉量和脂肪比例有所不同,因此要獲得更準確的BMR,建議使用機器測量InBody更為準確!參考:InBody身體組成分析怎麼看?
女性一天攝取熱量建議
女性每日總熱量需求取決於基礎代謝率與活動量,一般建議如下:
目標 | 建議熱量攝取(大卡/天) |
---|---|
減脂/控制體重 | BMR × 1.2~1.4 |
維持體重 | BMR × 1.4~1.6 |
增重/增加肌肉 | BMR × 1.6~1.8 |
舉例:BMR 約 1,357 大卡,若輕度活動,想控制體重,每日熱量攝取可控制在約 1,600~1,900 大卡。
基礎代謝率越高越好嗎?如何提高基礎代謝率?
理論上,基礎代謝率越高,身體消耗熱量越多,減重或維持體重相對容易。常見提升基礎代謝率的方法包括:
1. 增加肌肉量
肌肉組織需要比脂肪更多的能量來維持運作,重量訓練、阻力運動是提高肌肉量、間接提升基礎代謝的最佳方式。
2. 規律進行運動
除了重訓外,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搭配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代謝提升效果更明顯。
3. 均衡攝取蛋白質
適量蛋白質攝取可增加食物熱效應,提升消化吸收時的熱量消耗,且有助維持肌肉量,常見優質蛋白來源如:雞胸肉、魚類、豆腐、蛋。
參考:10種最佳蛋白質食物
4. 保持良好作息
充足睡眠、減少熬夜,能幫助內分泌系統正常運作,避免因睡眠不足導致代謝下降。
5. 適量補充水分
身體缺水會降低代謝效率,建議每天攝取足夠水分,促進體內循環與代謝反應。
6. 避免極端節食
過度限制熱量攝取會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而依賴不當減重法(如極端節食、代謝藥物),反而會損害健康,基礎代謝率反而下降,長期容易復胖或代謝變慢。
參考:正確的減重飲食方法
小提醒: 提升基礎代謝是長期過程,建議透過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穩健養成良好體質,效果才持久。
減肥除了基礎代謝率BMR,還需要認識TDEE
TDEE(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總消耗熱量) 是指一天內實際消耗的總熱量,包含:
- 基礎代謝率(BMR)
- 活動消耗(運動、走路、日常活動)
- 食物熱效應(消化、吸收過程中的消耗)
參考:TDEE計算機
TDEE 計算步驟:
✅ 第一步:先計算自己的 BMR(基礎代謝率)
✅ 第二步:依據活動量選擇對應係數
活動量水平 | 係數 |
---|---|
久坐、幾乎不運動 | BMR × 1.2 |
輕度運動(每週1~3次) | BMR × 1.375 |
中等運動(每週3~5次) | BMR × 1.55 |
高強度運動(每週6次以上) | BMR × 1.725 |
✅ 第三步:計算 TDEE
TDEE = BMR × 活動係數
舉例:
25歲女性,身高 160cm,體重 55kg,輕度運動
BMR = 655 + (9.6 × 55) + (1.8 × 160) – (4.7 × 25) ≈ 1,363 大卡
TDEE = 1,363 × 1.375 ≈ 1,875 大卡
這表示,該女性每日消耗約 1,875 大卡,若想減脂,熱量攝取應低於此數值;若想維持體重,則應接近此熱量。
覺得太複雜的話,可以直接使用Nuli TDEE計算機!
減肥一定要吃到基礎代謝率嗎?
是的,減肥期間建議至少攝取到基礎代謝率(BMR)的熱量,這是保護身體健康與維持代謝的基本原則。
基礎代謝率是身體維持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心跳、內臟運作)所需的最低熱量,若攝取熱量長期低於 BMR,可能帶來以下負面影響:
- 代謝下降,身體進入「節能模式」,更難燃脂
- 肌肉流失,影響體態與基礎代謝維持
- 容易疲倦、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
- 減脂速度變慢,甚至出現「停滯期」
- 減肥後容易復胖、體重反彈
正確做法是:
- 了解自己的 BMR
- 熱量赤字設定在「TDEE 減去 300~500 大卡」
- 確保攝取熱量不低於 BMR,尤其注意蛋白質攝取,避免肌肉流失
透過熱量控制與均衡飲食,才能健康、安全、有效地減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