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肌力訓練,「深蹲」應該是時下大家最常聽到的動作了。深蹲可以說是所有健身動作中的基礎,不管你是健身新手還是經驗老手,都會經常遇到深蹲這個動作。正確地進行深蹲不僅能燃燒大量卡路里,還能強化核心肌群、改善平衡感,甚至降低受傷風險。深蹲是一個多關節、多肌群協同運作的動作。
但是很多人在做完深蹲訓練後反而出現膝蓋疼痛,這時候就要注意你的深蹲姿勢可能是有問題的喔!如果持續以不正確的深蹲姿勢訓練可能會造成膝關節的傷害,那要如何知道自己的深蹲姿勢是不是安全的呢?這篇文章會告訴你深蹲有哪些好處與變化式,並教你分別從正面、側面、和背面來觀察你的深蹲姿勢,檢測有沒有出現NG動作,避免深蹲膝蓋痛。
深蹲的7大好處
- 強化核心肌群
深蹲好處之一就是能夠顯著強化核心肌群。良好的核心力量能改善你的姿勢,增強穩定性,減少下背部的壓力。研究顯示,深蹲比平板支撐更能有效激活核心肌肉。
- 降低受傷風險
通過強化下半身的肌肉群,深蹲能提高你的平衡感和靈活性,從而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受傷風險。健壯的肌肉與骨骼可以更好地保護關節,預防運動傷害。
- 燃燒大量卡路里
深蹲是一種高強度的訓練動作,能夠有效燃燒大量卡路里。根據哈佛醫學院的資料,一個體重155磅(約70公斤)的人進行30分鐘的強力重量訓練(如深蹲)可燃燒約223卡路里。
- 強化下半身肌肉
深蹲能夠全面鍛鍊下半身的肌肉,包括臀部、大腿和小腿肌肉。這些肌肉的增強有助於提升日常活動中的力量和耐力,使你更輕鬆地完成爬樓梯、走路等日常動作。
- 提升運動能力
進行深蹲訓練可以顯著提高你的運動能力和力量,尤其是跳躍力。研究表明,定期進行跳躍深蹲訓練能夠增強爆發力,提升運動表現。
- 多樣化動作提升動力
掌握基本深蹲後,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深蹲變化,如加重深蹲、單腿深蹲等,這些變化能夠挑戰不同的肌肉群,提升訓練效果,讓你的訓練變得更有趣和有效。
- 隨時隨地可進行
徒手深蹲不需要器材,隨時隨地都能進行。這使得深蹲成為一項便捷的運動選擇,無論是在家中還是辦公室,都能進行有效的鍛鍊。
深蹲的種類有哪些?如何正確進行深蹲?
深蹲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背部深蹲(Barbell Back Squat)、肩上深蹲(Dumbbell Front Squat)、跳躍深蹲(Jump Squat)
槓鈴背部深蹲(Barbell Back Squat)

背部深蹲動作步驟:
- 準備姿勢:
- 站在杠鈴架下方,雙腳與肩同寬,杠鈴橫放在肩膀後方的斜方肌上。
- 站立準備:
- 收緊腹肌,保持胸部挺直,雙腳站立,腳尖微微向外。
- 下蹲動作:
- 慢慢屈膝,臀部向後推,像坐在椅子上一樣下蹲。
- 起立還原:
- 用腳跟發力,推動臀部向上,回到站立姿勢。
- 重複次數:
- 完成8-12次,進行3組。
參考:槓鈴深蹲全解析
啞鈴肩上深蹲(Dumbbell Front Squat)

肩上深蹲動作步驟:
- 準備姿勢:
- 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各握住一個啞鈴,將啞鈴放在肩膀前方。
- 站立準備:
- 確保啞鈴穩定在肩膀前方,手肘指向上方。
- 下蹲動作:
- 慢慢屈膝,臀部向後推,像坐在椅子上一樣下蹲。
- 起立還原:
- 用腳跟發力,推動臀部向上,回到站立姿勢。
- 重複次數:
- 完成8-12次,進行3組。
不確定動作怎麼做的人,可以加入Nuli App,多達500多種課表可以選擇,還有健身教練影片解析教你正確的動作,不滿意隨時取消,現在加入免費試用28天!
跳躍深蹲(Jump Squat)

跳躍深蹲動作步驟:
- 準備姿勢:
- 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
- 胸部挺直,收緊腹肌,保持良好的站姿。
- 下蹲動作:
- 慢慢屈膝,將臀部向後推,像坐在椅子上一樣下蹲。
- 保持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下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或略低於平行位置。
- 跳躍動作:
- 從下蹲位置,用力推動腳跟,迅速向上跳起。
- 在跳起的過程中,雙手可以輕輕向上擺動以增加穩定性。
- 落地還原:
- 在空中時,雙腿稍微分開,雙膝微彎,輕柔地落地。
- 回到深蹲姿勢,準備下一次跳躍。
- 重複次數:
- 完成12-15次,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3組。
跳躍深蹲注意事項:
- 確保跳躍過程中膝蓋不超過腳尖。
- 在落地時保持穩定,避免膝蓋過度彎曲。
新手深蹲時如何增加臀部感受度?
新手開始練習深蹲時,常常會不太清楚如何發力,或是大腿很酸但是臀部卻沒有感覺,這時候建議可以使用翹臀圈!將翹臀圈放在膝蓋上方的位置在開始進行深蹲,臀部肌肉可以更有效的為了對抗翹臀圈阻力而發力,保證深蹲時臀部會比平時更有感!
如果你想更深入學習臀部訓練技巧,建議使用 Nuli App,這是一款專為女性設計的健身應用程式,提供專業的臀部訓練計畫。透過Nuli,你可以獲得:
- 量身打造的臀部訓練課表。
- 詳細的動作教學影片,確保姿勢正確。
- 依照個人需求調整的訓練強度。
- 專業教練的指導,幫助你突破瓶頸。
讓Nuli成為你的專屬健身教練,提升訓練效果,打造完美翹臀!現在加入免費試用28天!
深蹲膝蓋痛的主因
過度訓練引發深蹲膝蓋痛
當深蹲訓練頻率過高或負重過重時,膝蓋長期累積壓力,會增加肌腱與韌帶的疲勞,導致膝蓋不適甚至疼痛。過度訓練會加速膝蓋的磨損,這也是深蹲膝蓋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議適當安排訓練強度和休息時間,並適時進行放鬆,避免深蹲膝蓋痛的發生。
姿勢不正確造成深蹲膝蓋痛
在深蹲時,如果未保持良好的姿勢,會增加膝蓋關節的壓力。許多新手在下蹲時往往會把膝蓋向前推出,使膝蓋超過腳尖,這樣的姿勢會導致膝蓋承受過多的壓力,容易引發深蹲膝蓋痛。此外,如果在深蹲過程中重心偏移、髖關節沒有向後啟動、膝蓋往內側偏移等,都會讓膝蓋承受額外的負擔,增加深蹲膝蓋痛的風險。
核心肌群穩定度不足引發深蹲膝蓋痛
深蹲是一個需要核心穩定的動作,核心肌群不僅支撐軀幹,還幫助膝關節在下蹲時保持穩定。如果核心肌力不足,在下蹲時軀幹會無法保持垂直,進而造成膝蓋過度彎曲並承受不必要的壓力,這會直接導致深蹲膝蓋痛。因此,強化核心穩定性能有效減少深蹲膝蓋痛的風險。
臀部與腿部肌肉力量失衡引發深蹲膝蓋痛
深蹲需要臀大肌、大腿肌群和小腿肌群的共同協作來完成,若某一部位力量不足,其他肌群便需要代償,這往往是深蹲膝蓋痛的原因之一。特別是當臀大肌力量不足時,膝蓋的負擔會加重,容易引發深蹲膝蓋痛。此外,如果大腿後側肌群緊繃,也會限制膝關節的活動,導致不適當的姿勢並加劇深蹲膝蓋痛。
關節活動度不足導致深蹲膝蓋痛
髖關節與踝關節的活動度對於深蹲動作非常重要。如果髖關節無法順暢地彎曲到120度以上,身體便會使用膝關節來彎曲代償,導致膝蓋承受過多壓力,引發深蹲膝蓋痛。同樣地,踝關節活動度不足的人在深蹲時也會讓膝蓋往前,增加深蹲膝蓋痛的可能性。建議針對髖關節與踝關節進行活動度訓練,以減少因活動度不足而導致的深蹲膝蓋痛。
此外,若是深蹲後有下背疼痛的問題,也可以參考之前物理治療師寫過的文章。
深蹲動作自我檢核表

首先是正面,蹲至最底時可以觀察兩個部分
- 軀幹是否保持在兩腳中間:如果軀幹能保持在中間代表兩腳出力是平均的,如果偏向一側的話,代表重心有偏移,會造成重心偏向的那側下肢需要負擔較多的重量,增加膝蓋的負擔而造成疼痛。
- 髖、膝、踝關節是否成一直線:理想的下肢承重姿勢是髖、膝、踝關節成一直線,如果膝關節往內側偏移,也就是呈現X形腿的姿勢,會造成膝關節的壓力增加,同時也會過度拉扯膝關節內側的韌帶造成疼痛,常發生在臀部肌群力量不足的女生,也是最常見深蹲造成膝蓋疼痛的原因

從背面我們也可以觀察重心的偏移和膝蓋的位置,一樣看蹲到最底時的姿勢
- 骨盆是否保持在兩腳中間:如果偏向一側就代表重心有不對稱的情況
- 是否可以看到膝蓋外緣:蹲至最底時從背面應該可以稍微看到膝關節的外緣,如果完全看不到膝蓋的話就表示膝關節過度往內偏移,呈現比較X形腿的蹲法,不是理想的髖、膝、踝關節一直線。

側面主要觀察的是你有沒有好好利用臀肌做到深蹲,還是過度使用你的膝蓋
- 觀察動作的順序:深蹲啟動的理想順序是用屁股向後坐並且上半身前傾,然後髖關節和膝關節一起彎曲蹲至最底;而錯誤的深蹲則是身體保持垂直地面,直接做出膝關節彎曲蹲下,這樣的動作用到較少的臀肌,並且會大大增加膝蓋的壓力,也是容易造成深蹲時膝關節疼痛常見的原因。
- 膝關節是否超過腳尖很多:觀察蹲到最底時膝蓋的位置,理想的姿勢應該是膝蓋略微超過腳尖,若膝蓋比腳尖往前越多,表示膝關節的壓力越大,越容易造成膝關節疼痛。
新手深蹲可以怎麼做?預防與改善深蹲膝蓋痛的建議
為了有效減少深蹲膝蓋痛的發生,可以從姿勢調整、核心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等方面進行改進:
- 正確姿勢與核心穩定
訓練前應透過鏡子或錄影檢視自己的深蹲姿勢,確保膝蓋不會過度向前,並避免膝蓋內扣。增強核心肌群的穩定性,可以讓膝關節在深蹲過程中更穩定,減少深蹲膝蓋痛的機會。 - 逐漸增加負重
在訓練初期,應從輕重量或徒手深蹲開始,等動作穩定後再慢慢增加負重。過度的負重會加劇深蹲膝蓋痛,因此在逐漸加重的過程中要持續注意膝蓋的壓力。 - 加強關節活動度
進行髖關節和踝關節的靈活性訓練有助於減少深蹲膝蓋痛。特別是針對踝關節活動度有限的人,可以通過踝關節拉伸或使用小器材輔助,增加深蹲時膝蓋穩定性並減少膝蓋壓力。

深蹲膝蓋痛的常見問題
深蹲時膝蓋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最常見的是不正確的姿勢或運動過度。膝蓋痛可能是由於膝蓋周圍的肌肉不夠強壯、過度的壓力或不當的深蹲姿勢所引起的。例如,膝蓋過度前移、膝蓋內扣或腳的位置不正確都可能增加膝關節的壓力,導致疼痛。
當你感到膝蓋疼痛時,首先應停止深蹲動作,並確保膝蓋得到休息。可以冰敷膝蓋以減輕腫脹和炎症,並在需要時服用消炎藥物(遵循醫生指示)。另外,檢查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如果有需要,請諮詢專業的運動教練或物理治療師。
並非如此。膝蓋痛並不一定意味著你應該完全避免深蹲,而是應該調整運動方式和姿勢,並逐步增強膝部周圍的肌肉。使用較輕的重量,選擇正確的姿勢,並逐步增加運動強度。若膝蓋持續疼痛,建議向專業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尋求建議。
如果膝蓋痛較輕,可以休息幾天並進行適度的冰敷或輕度拉伸。但如果痛感持續或加重,則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建議。休息時間因個人情況而異,請根據疼痛程度調整運動恢復計劃。
如果膝蓋正在恢復中,應避免高衝擊運動(如跑步、跳躍等)。但是可以選擇一些低衝擊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瑜伽等。這些運動不會對膝蓋施加過大壓力,對於康復中的膝蓋來說比較適合。
強化大腿前側肌肉(股四頭肌)和後側肌肉(腿後肌)可以幫助穩定膝蓋,減少膝部壓力。此外,強化臀部肌群和核心肌肉,能幫助維持穩定的運動姿勢,降低膝關節的負擔。
推薦大家參考May的翹臀訓練課表,對於新手深蹲、訓練下肢肌群及核心肌耐力都很有幫助唷!
參考資料:NASM Essentials of Corrective Exercise Training (2013)

Nuli 團隊第一位物理治療師Jaime正式上線囉!如果喜歡她的文章,請參考IG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