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輪下拉是健身房裡非常熱門的練背動作,但許多人在訓練時常常感到手臂痠痛,背部卻沒有明顯的感受。這是因為滑輪下拉看似簡單,卻隱藏著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
滑輪下拉不僅能有效鍛鍊背闊肌,還能同時訓練到菱形肌、斜方肌、後三角肌等多個背部肌群,對於強化背部肌肉、改善駝背、腰痠背痛等問題都有顯著效果。
這篇文章要深入解析滑輪下拉的正確動作、常見錯誤、改善方法,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量,讓你有效鍛鍊背部肌群,避免手臂痠痛,打造迷人美背。
更多課表都在Nuli App,立刻加入!

滑輪下拉的正確動作解析
滑輪下拉準備姿勢

- 坐在滑輪下拉機上,調整大腿靠墊至適當高度,確保雙腿能穩固地固定住。
- 雙腳平放於地面,挺胸,微微挺腰,保持脊柱中立。
- 使用比肩寬一些的握距(可根據訓練目標調整,窄握或寬握),雙手正握或反握握把。
滑輪下拉動作過程

- 下拉階段:
- 啟動背部肌群,將肩胛骨向內收緊、向下拉。想像手只是勾著握把,用背部的力量將握把下拉至下巴或胸口的位置。
- 保持軀幹穩定,可稍微後傾,但避免過度使用腰椎代償。
- 肘部應朝向身體後方,避免手臂過度參與發力。
- 回放階段:
- 控制滑輪向上移動的速度,感受背部肌群的離心收縮。
- 慢慢回到起始位置,肩胛骨自然向上轉動,但保持背部張力。
- 重複動作8-12下為一組。
滑輪下拉呼吸方式
- 下拉時呼氣,回放時吸氣。
滑輪下拉寬握 vs 窄握,我該做哪個?訓練肌群差異解析
1. 寬握滑輪下拉(Wide-Grip Lat Pulldown)

- 訓練重點:背闊肌外側,讓背部看起來更寬。
- 特點:雙手比肩膀更寬,拉下時手肘呈「往兩側展開」的路徑。
- 優點:強調背部外展,塑造「倒三角」的視覺效果。
- 缺點:活動範圍相對有限,手腕與肩關節負擔較大,重量通常無法拉太重。
2. 窄握滑輪下拉(Close-Grip Lat Pulldown)

- 訓練重點:背闊肌內側、下半部,同時帶動肱二頭肌參與。
- 特點:握距較窄,可用直槓窄握,或使用V型把手。手肘路徑更貼近身體。
- 優點:拉動距離更大,能使用更大重量,對下背闊肌與肱二頭肌刺激強烈。
- 缺點:對「背部外展」的視覺寬度效果相對較弱。
3. 該怎麼選?
- 想要增加背部寬度(倒三角效果) → 選 寬握。
- 想要加強背闊肌厚度與手臂力量 → 選 窄握。
- 完整發展背部 → 建議兩者交替搭配訓練,避免單一模式。
滑輪下拉常見錯誤及改善方法
1. 聳肩
聳肩會讓訓練效益下降,還可能對肩膀、頸椎造成壓迫,長時間下來會有肩頸痠痛等問題。
- 改善方法:
- 訓練前適當放鬆上斜方肌。
- 在動作過程中,始終保持肩胛骨下沉,避免聳肩。
- 加強中下斜方肌的訓練,以穩定肩胛骨。
2. 腰椎代償
如果重量太重,很容易用到腰椎去代償,導致腰部緊繃不舒服。
- 改善方法:
- 選擇適當的重量,確保動作的正確性。
- 全程保持脊柱中立,有助於保護下背部免受傷害。
- 加強核心肌群的訓練,以穩定軀幹。
3. 拉得太低
如果拉得太低,可能會導致肩關節開始不穩定,而會出現肱骨前引與肩關節內旋的錯誤,會讓你的肩膀在末段時會有出力的感覺。
- 改善方法:
- 嘗試知道自己執行的終端位置,可以藉由側錄自己的動作做檢視。
- 在容易旋轉之前停下動作,而不要再硬拉下去。
- 下拉範圍介於下巴到胸口都是正常的範圍。
4. 手臂過度用力
很多人在做滑輪下拉時,手臂會不自覺地用力,導致背部感受度下降。
- 改善方法:
- 改用虛握或勾握的方式,減少前臂的參與。
- 調整重量,確保背部肌群能夠主導發力。
- 專注於背部肌群的收縮,想像手只是勾著握把。
避免滑輪下拉時手臂痠痛的策略
調整握法
- 虛握: 四根手指頭輕輕勾住握把,避免前臂施力太多。
- 勾握: 把拇指含進四根手指頭內,能避免前臂施力太多,增加背部感受度。
調整重量
若是重量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可能會影響到動作的正確性,造成手臂施力過多的情況。
- 改善方法:
- 建議在訓練之前先把重量調整為可以做滿15~20的重量,感受背肌收縮的感覺暖身2~3組後再調回原本的重量進入正式組。
使用拉力帶
- 在做硬舉、引體向上、划船等「拉」的動作時,可以藉由「拉力帶」減輕前臂負擔,專心感受想要鍛鍊的肌肉的收縮是否到位。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滑輪下拉重量
選擇滑輪下拉的重量,應考慮以下因素:
- 訓練目標:
- 肌力訓練:選擇較重的重量,每組可完成6-8次。
- 肌肥大:選擇中等重量,每組可完成8-12次。
- 肌耐力:選擇較輕的重量,每組可完成15-20次。
- 個人能力:
- 初學者應從較輕的重量開始,逐漸增加。
- 確保在整個動作過程中,背部肌群能夠主導發力,且動作姿勢正確。
- 感受度:
- 選擇能夠感受到背部肌群明顯收縮的重量。
- 避免選擇過重的重量,導致手臂或腰椎代償。
滑輪下拉和引體向上哪個更有用?
- 滑輪下拉: 適合初學者或肌力不足的人,可以調整重量,較容易控制動作。
- 引體向上: 難度較高,需要一定的上肢力量和核心穩定性,但訓練效果更全面。
- 滑輪下拉還是引體向上比較好?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和訓練目標選擇。如果無法完成引體向上,可以先從滑輪下拉開始,逐步提升肌力。參考:六週練成引體向上
滑輪下拉和划船訓練肌群差異
- 滑輪下拉: 主要訓練背闊肌,能有效增加背部寬度。
- 划船: 可以訓練到背部多個肌群,包括背闊肌、菱形肌、斜方肌等,能有效增加背部厚度。
- 建議將滑輪下拉和划船動作結合起來,全面鍛鍊背部肌群。
滑輪下拉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背部訓練動作,但要掌握正確的動作技巧,才能避免手臂痠痛,並充分刺激背部肌群。在訓練時,請務必注意動作的細節,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量,並根據訓練目標調整握距和次數。
滑輪下拉機使用方式的關鍵在於感受背部的發力,而不是手臂的拉力。除了滑輪下拉之外,也別忘了搭配其他背部訓練動作,例如引體向上、划船等,全面鍛鍊背部肌群,打造強壯有力的背部,改善體態,提升運動表現。
更多課表都在Nuli App,立刻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