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臀中肌可以改善臀部凹陷?女生練翹臀必看的臀中肌訓練!這「四個」動作增加臀部感受度

女生練蜜桃臀一段時間後,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覺得明明訓練量都加上去了,怎麼拍照起來臀部還是不夠圓潤?是所謂的假跨寬嗎?擁有圓潤結實的臀型不只是美觀,更是健康與體態穩定的象徵。但你是否發現自己的臀部兩側出現凹陷,或經常感到腰痠、走路晃?可能是因為你忽略了臀中肌的訓練!

為什麼會臀凹陷?臀中肌對臀型的影響

所謂的「臀部凹陷」通常是指臀部外側靠近大腿的部位呈現凹陷或凹溝,從側面看時,臀部線條缺乏圓潤飽滿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包括:

  • 臀中肌發展不足:臀中肌無力或萎縮,使臀部外側缺乏支撐與張力。
  • 脂肪分布不均:部分人天生脂肪較難囤積在臀側,導致凹陷明顯。
  • 骨盆結構或姿勢不良:骨盆前傾、長期翹腳或站姿不正,會讓臀部肌肉失衡,視覺上產生凹陷感。
  • 過度減重或飲食控制過頭:脂肪與肌肉同時流失,使臀部變扁、凹陷更明顯。

許多人以為只要專注訓練臀大肌,就能擁有完美的臀型,但實際上,臀中肌對臀型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臀中肌的力量和發展直接影響到臀部的寬度和形狀。強壯的臀中肌能幫助提升臀部兩側的曲線,使臀型更加立體飽滿。相反,若臀中肌力量不足,臀型可能會顯得扁平,甚至出現「塌臀」的現象。

此外,訓練臀中肌還能幫助改善姿勢,提升髖關節的靈活度。對於常坐辦公室的人來說,臀中肌的弱化會使得臀部曲線下垂,進而影響整體體態。因此,在訓練臀型的過程中,專注於臀中肌的強化是必不可少的。

想改善臀部凹陷,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針對臀中肌進行強化訓練與矯正姿勢。

臀中肌在哪裡?臀中肌的作用是什麼?

臀中肌(Gluteus Medius)位於臀大肌的外側與深層,是臀部三大肌群之一(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臀中肌在哪裡?臀中肌的作用是什麼?
  • 位置:從骨盆的髂骨側緣延伸至大腿骨的股骨大轉子(大腿外側突起處)。
  • 作用
    • 穩定骨盆,避免走路或單腳站立時骨盆下沉
    • 幫助髖關節外展(向外抬腿)
    • 維持步態穩定,避免膝蓋內夾或腳掌外翻

簡單來說,臀中肌就像骨盆的穩定器,一旦無力,會牽連整條下肢肌肉鏈出現代償問題。

為什麼會臀中肌無力?臀中肌無力會怎樣?

造成臀中肌無力的常見原因包括:

  • 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長時間坐姿讓臀肌群「沉睡」,導致神經激活下降,進而無力。
  • 運動習慣單一:只做跑步、腳踏車等直線運動,忽略髖關節外展肌群的訓練。
  • 錯誤姿勢與代償模式:走路或深蹲時習慣靠大腿或腰部代償,導致臀中肌被閒置。

臀中肌無力可能引發的問題:

  • 骨盆不穩、單腳站立搖晃
  • 腰背疼痛(骨盆前傾或脊椎過度代償)
  • 髖關節卡卡、髂脛束緊繃
  • 膝蓋內夾、容易膝蓋疼痛或運動傷害
  • 臀型下垂、側面線條不佳

長期忽略臀中肌無力,不僅影響體態,還可能增加運動損傷風險。

臀中肌痛怎麼辦?

若你已經出現臀中肌疼痛或壓痛,可能與過度使用、無力導致代償、或肌筋膜緊繃有關。處理方式可分為急性期與恢復期:

急性疼痛期:

  • 熱敷放鬆:可用熱敷墊或泡熱水放鬆臀部。
  • 按摩放鬆筋膜:可使用按摩球或滾筒針對髂骨旁、大轉子周圍滾動按摩。
  • 避免過度負荷活動:暫時避免跑跳、深蹲等加重臀部負擔的動作。

恢復訓練期:

可進行以下臀中肌激活訓練

如何有效訓練臀中肌?訓練臀中肌的四個動作

強化臀中肌的訓練動作多種多樣,以下是幾個有效的臀中肌訓練動作,可以幫助你改善臀型:

  1. 翹臀圈螃蟹側走
臀中肌訓練一:翹臀圈螃蟹側走

首先,我們需要準備一個翹臀圈,並將其套在大腿接近膝蓋的位置。雙腳站開,使翹臀圈保持在有張力的狀態。接著,膝蓋朝向第二根到第三根腳趾頭的方向,站穩地板。想像自己在做硬舉動作一樣,將屁股往斜後方蹲下,核心收緊,腳往旁邊移動時保持膝蓋撐開。支撐腳跟上來時,膝蓋依然保持撐開,回到原本的站距。動作過程中,保持屁股往斜後方坐,膝蓋撐開朝向第二根到第三根腳趾頭的方向,核心穩定。

常見錯誤:膝蓋往內旋被翹臀圈帶走,此時大腿的感受度會比臀部更高,正確的動作應是膝蓋全程朝向第二根與第三根腳趾頭撐開。

  1. 翹臀圈坐姿髖外展
臀中肌訓練二:翹臀圈坐姿髖外展

這個動作同樣需要翹臀圈,並將其套在大腿接近膝蓋的位置。坐在椅子上,屁股大約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位置,雙腿站開讓翹臀圈產生一點張力。腳趾頭往45度方向稍微打開,身體稍微前傾約45度。利用臀肌力量將翹臀圈往外撐開,吸氣時回到原本寬度,吐氣時撐開。

常見錯誤:動作過程中,避免用膝蓋用力撐開翹臀圈,而是用臀肌的力量,否則臀部的感受度會不佳。可以用手輕觸屁股上緣,感受繃緊的感覺,再用臀肌力量撐開翹臀圈。

  1. 側抬臀
臀中肌訓練三:側抬臀

側躺在瑜伽墊上,身體保持一直線。下方的手撐住頭部,上方的手撐在腹部前方以確保穩定。下方的腳自然往後屈膝,上方的腳膝蓋和腳趾頭朝前。想像用臀中肌發力往上夾,夾到臀中肌有收縮感覺後停下,再慢慢放下至與屁股同高的位置,然後再往上抬。

常見錯誤:腳抬得過高,導致膝蓋和腳趾頭朝向天花板,使大腿前側比臀部更有感覺。正確動作是膝蓋和腳趾頭全程朝前,活動範圍大約45度。

  1. 蚌殼式
臀中肌訓練四:蚌殼式

側躺在瑜伽墊上,雙腳屈膝呈ㄑ字型。下方的手彎曲,頭部舒適地躺在手上,上方的手壓在腹部前方以保持身體穩定,核心發力。吐氣時利用外旋力量將上方的腳往上抬,吸氣時內旋回到原位。外旋時感覺小腿放鬆,吸氣內旋時小腿有微微往上勾的感覺。如果抓不到這個感覺,可以將腳掌合在一起,膝蓋往外撐開,再收回。

常見錯誤:動作過程中腳直接上下抬,正確動作是利用外旋力量,膝蓋稍微往後畫圓打開,再內旋回位。

訓練臀中肌可以改善假跨寬嗎?

臀中肌的主要功能是協助髖關節的外展,並且負責維持骨盆的穩定。在日常的站立、行走和跑步等動作中,臀中肌的穩定作用非常重要。如果臀中肌無法充分發揮作用,骨盆就容易傾斜,進而引發假跨寬的問題。

當臀中肌力量不足時,骨盆會失去穩定性,導致髖關節外翻,讓人看起來像是跨寬增加了。此外,臀中肌無力也會影響臀部的形狀,讓臀部外側脂肪堆積,進一步加重假跨寬的視覺效果。因此,改善假胯寬的關鍵在於強化臀中肌,讓它能夠支撐和穩定骨盆,從而減少髖部的擴張感。

訓練臀中肌對蜜桃臀的好處與效果

  1. 提升臀部外觀: 訓練臀中肌能夠讓臀部上緣更加飽滿圓潤,進而讓腰部在視覺上顯得更細,增強整體身材比例,打造完美蜜桃臀。
  2. 矯正X型腿: 正確啟動臀中肌能改善因臀肌失能導致的X型腿,還你筆直的雙腿,從根本上解決腿部的不良姿勢問題。
  3. 緩解膝蓋不適: 通過鍛鍊臀中肌,可以增加臀部和腿部的穩定性,減少膝蓋壓力,從而有效緩解膝蓋的不適感,提升運動表現和日常活動的舒適度。

訓練臀中肌的注意事項

在進行臀中肌訓練時,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動作要穩定、專注,避免借助其他肌肉代償,這樣才能更好地激活臀中肌。其次,應該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訓練的強度和次數,讓臀中肌有足夠的刺激來增長和強化。最後,避免過度訓練,給臀中肌足夠的恢復時間,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臀中肌的常見問題

Q1:怎麼知道自己臀中肌有沒有無力?

A:常見徵兆包括單腳站立時骨盆明顯歪斜、跑步膝蓋容易內夾、走路擺臀或腰痠背痛。也可進行「單腳站立測試」或「橋式臀部不平衡觀察」檢查是否肌力不足。

Q2:久坐真的會讓臀中肌退化嗎?

A:是的。久坐會讓臀部肌肉長期處於延展不啟動狀態,久而久之神經激活降低、肌肉逐漸無力,這就是俗稱的「死臀症候群」。

Q3:臀中肌無力會造成膝蓋痛嗎?

A:會。因為臀中肌控制大腿外展與穩定骨盆,若無力會讓膝蓋內夾、腳步偏移,進而導致髕骨磨損、髂脛束緊繃等問題,增加膝蓋壓力。

Q4:訓練臀中肌會讓屁股變大嗎?

A:會讓臀部外側線條變得更立體緊實,但不會「變胖」或「變粗」。適當訓練可改善凹陷、提臀效果明顯。

Q5:臀中肌無力會怎樣?

臀中肌無力會導致骨盆不穩,走路或單腳站立時容易出現晃動、歪斜,形成「擺臀步態」。此外,也會讓腰部與下背代償發力,進而引起腰痠背痛、臀部酸脹。下肢動作控制變差,容易造成膝蓋內夾、髖關節卡卡,甚至增加運動傷害風險。長期下來,不只影響體態,還會干擾日常走路與站立的穩定性。

Q6:什麼是假胯寬?

假胯寬,顧名思義,是指看起來像胯寬的情況,實際上是由於髖部周圍的肌肉力量不均衡所導致的錯覺。通常這種現象是由於臀中肌力量不足,使得骨盆不穩定,導致髖部兩側外擴,加上周圍脂肪的堆積,讓臀部顯得寬大且扁平。這樣的現象會讓腿部比例失調,影響整體體態。

Q7:臀中肌是什麼?

臀中肌是位於髖關節側面的一塊肌肉,與臀大肌和臀小肌共同組成了臀部的主要肌群。臀中肌的主要功能是協助髖關節的外展(將腿向外抬起)、內旋和穩定骨盆。

Tags

Team Nuli

Nuli app, Be the better you! 台灣最大的女生健身社群、客製化健身課表、瑜伽伸展課表以及各式美味又健康的食譜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