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練出迷人的臀部線條和強壯的下半身,除了深蹲還可以做什麼訓練動作呢?你應該試試「分腿蹲」,這是你下肢訓練的最佳起點!這個動作簡單又實用,不只能隨時隨地練,還能幫你打造臀大肌、股四頭肌和腿後側肌的力與美,更重要的是,它對初學者超友善,還能提升平衡感與穩定性。本篇將帶你從基礎到進階,學會安全又有效的分腿蹲技巧。
為什麼要練分腿蹲?
雖然很多人討厭分腿蹲,但它的訓練效益是非常高的。它不僅能強化臀大肌、臀中肌、股四頭肌,還能穩定核心並強化單邊肌肉的力量。分腿蹲是單邊訓練的入門動作,你可以專注在單腿的發力上,穩穩練出力量。無論你是健身新手還是想挑戰重訓的高手,分腿蹲都能幫你打好基礎,甚至負重練爆肌力!
分腿蹲的4大好處
- 增強腿部肌力 分腿蹲主攻臀大肌(翹臀關鍵)、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和腿後側肌(穩定後側)。想多練臀部就拉寬站距,想刺激大腿就縮短距離,超有彈性!
- 提升平衡與核心穩定 一前一後的站姿會啟動你的腹肌和核心肌群,讓上半身保持直立,練著練著平衡感就變超強。
- 改善日常生活功能性 走路、跑步、爬樓梯都是單邊發力的動作,分腿蹲能針對單腿強化,幫你提升日常表現,還能預防受傷。
- 隨時隨地都能練 不需要健身房,徒手就能做,比深蹲更方便,感受度也更大。
分腿蹲正確動作教學
別以為分腿蹲簡單就隨便做,姿勢不對可是會傷膝蓋或練不到位的!跟著以下步驟,讓健身教練解說帶你練出完美分腿蹲:
- 準備姿勢
- 雙腳一前一後站好,站距約與髖部同寬,腳尖朝前,像走在「鐵軌」上一樣平行。
- 前腳掌平貼地面,後腳用腳趾中段輕觸地面,保持穩定就好。
- 拿一對啞鈴放在身體兩側(新手可先空手練),微微前傾但別駝背,眼睛看前方保持頸部自然。
- 下蹲動作
- 收緊核心、臀部和背部肌肉,肩膀自然下沉。
- 重心放在前腳,前腳掌平均出力,慢慢下蹲,直到後腳膝蓋輕觸地板(別用力撞地!)。
- 後腳跟會自然抬離地面,這是正常的。
- 站起發力
- 感覺前腿臀部和大腿收縮後,用前腳掌推地站起來,回到起始位置。
- 重複8-12次,換腳再來,做2-3組。 ※小提醒:新手如果站不穩,可以扶牆練!
- 臀部收緊:下蹲和站起時都要用力夾臀,讓膝蓋往外走,避免內夾傷膝蓋。
- 別小看負重:練熟後可以用啞鈴、壺鈴,甚至槓鈴加重,3組4-6次也能練出爆發力!

分腿蹲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練分腿蹲時,很多人會不小心犯錯,導致效果打折甚至受傷。以下是5個常見錯誤,以及如何修正:
- 膝蓋內夾
- 問題:前腳膝蓋往內扣,不只練不到臀部,還會壓迫膝關節,久了可能痛起來。
- 解法:下蹲時專注讓膝蓋跟腳尖同方向,感覺臀部用力往外撐,每次都提醒自己控制好。
- 站距太遠或太近
- 問題:站太遠下背會硬扛壓力,太近則膝蓋容易痛,甚至站不穩。
- 解法:蹲到底時,確認前膝和後膝都呈90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距離,別硬撐。
- 腳掌沒踩穩
- 問題:前腳沒平貼地面,或後腳全腳掌著地,無法好好發力,臀部和大腿練不到。
- 解法:前腳掌要平均受力貼地,後腳用腳趾中段輕觸就好,保持穩定但別搶戲。
- 身體歪斜
- 問題:上半身太前傾會失去平衡,太後仰則壓迫下背,效果大減。
- 解法:微微前傾就好,肩膀放鬆,眼睛看前方,核心收緊穩住全身。
- 膝蓋撞地
- 問題:下蹲時後膝用力砸地板,不只傷膝蓋,還會讓動作失控。
- 解法:控制下蹲速度,後膝輕觸地板就好,保持全身張力再站起。
分腿蹲的進階變化:保加利亞分腿蹲教學
練熟基礎版後,可以試試保加利亞分腿蹲
- 找個膝蓋高度以下的椅子,後腳腳背輕放上去,前腳站穩與髖同寬。
- 下蹲時臀部往後推,核心收緊,前膝別超過腳尖,慢慢蹲到後膝輕觸地。
- 前腳發力站起,重複8-12次換腳,2-3組。

如果你想更深入學習臀部訓練技巧,建議使用 Nuli App,這是一款專為女性設計的健身應用程式,提供專業的臀部訓練計畫。透過Nuli,你可以獲得:
- 量身打造的臀部訓練課表。
- 詳細的動作教學影片,確保姿勢正確。
- 依照個人需求調整的訓練強度。
- 專業教練的指導,幫助你突破瓶頸。
讓Nuli成為你的專屬健身教練,提升訓練效果,打造完美翹臀!現在加入免費試用14天!
如何正確地進行保加利亞分腿蹲?前後腳距離該怎麼抓?
首先,我們需要選擇一個適當高度的椅子。這個椅子的高度應不超過你的膝蓋。如果椅子過高,可能會影響動作的正確性。有些健身房會有專門做後腳抬高蹲的器材,這種器材通常高度較低,也適合用來進行分腿蹲。
- 測量距離:首先,臀部坐在椅子上,雙腳向前伸直。將要放在後面的那隻腳收回來,站起來後輕輕將後腳腳背點在椅子上,而不是用力勾著。如果腳踝活動度不好,也可以勾著,但建議盡量讓腳背輕輕點在椅子上。這樣可以確保後腳只是輔助平衡,不會過多用力。
- 保持骨盆朝前:後腳膝蓋找地板,臀部同時往後推。重心應放在前腳的臀部,上半身微微前傾,以刺激更多的臀肌發力。支撐腳的膝蓋不要鎖住,保持微彎。
- 動作進行:吸氣下蹲,吐氣站起。在下蹲過程中,核心和下背部保持穩定。重複這個動作時,要確保膝蓋始終朝向腳趾頭方向,不要內扣。
保加利亞分腿蹲的啞鈴重量選擇
很多人會問,在進行分腿蹲時應該如何選擇重量。其實,重量的選擇取決於你的訓練目的和能力。
- 新手與初學者:建議雙手拿重量,這樣可以更好地保持平衡,適合初學者。
- 進階訓練者:可以選擇單手拿重量,特別是拿在對側手上(如訓練左腳時拿右手),這樣可以加強支撐腳臀中肌的訓練。
保加利亞分腿蹲常見錯誤動作與修正
- 膝蓋內扣:很多人在進行分腿蹲時,會出現膝蓋內扣的情況,這會對膝蓋內側造成壓力,導致不適。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膝蓋朝向第三根腳趾頭方向。
- 站距過窄:站距過窄會導致身體不穩定,容易晃動。正確的做法是保持站距與髖部同寬,這樣可以提供更好的平衡。
- 站距過遠或過近:如果站距過遠,骨盆不能朝前,會增加下背部壓力。站距過近,腳跟容易浮起,增加膝蓋壓力。應保持支撐腳的腳跟穩穩貼在地面上。
保加利亞分腿蹲的變化
分腿蹲還有許多變化形式,可以根據個人的訓練需求進行調整。例如,可以進行杠鈴分腿蹲、啞鈴分腿蹲、或是單腳負重分腿蹲等。這些變化形式都可以增加訓練的挑戰性,進一步提升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分腿蹲 vs 深蹲:誰比較好?差別在哪裡?
分腿蹲和深蹲都是下肢訓練的王牌,但它們各有擅長,到底誰比較好?答案取決於你的目標和身體狀況!以下是兩者的差異解析:
- 訓練重點不同
- 深蹲:雙腳同時發力,能負重更多,主攻整體下肢力量,尤其是股四頭肌和臀大肌,適合想練爆發力或增肌的人。
- 分腿蹲:單腿為主,分散力量到臀部、大腿和核心,還能練平衡感,適合想提升穩定性或矯正左右不均的人。
- 肌耐力 vs 力量
- 深蹲:因為能扛大重量,適合練力量,但次數通常較少,肌耐力提升有限。
- 分腿蹲:負重較輕,能多做幾下,特別適合需要肌耐力的運動員,像馬拉松或自行車愛好者。
- 對下背的影響
- 深蹲:槓鈴深蹲時重量直接壓在脊椎上,若姿勢不好或力竭,上半身容易前傾,下背壓力超大。
- 分腿蹲:重量分散,脊椎負擔小,對下背不舒服的人超友善,是安全的下肢訓練選擇。參考:深蹲下背痛
- 難度與適用性
- 深蹲:需要控制髖、膝、踝和骨盆的協調,對新手來說門檻較高。
- 分腿蹲:動作單純,初學者更容易上手,還能隨時隨地練,超方便。
兩者各有千秋,選哪個看你的目標:
- 肌肉力量:深蹲能扛更多重量,適合練爆發力;分腿蹲分散力量,練穩定性。
- 肌耐力:分腿蹲負重少、能多做幾下,適合馬拉松或自行車等耐力訓練者。
- 下背壓力:深蹲負重容易壓脊椎,分腿蹲對下背友善,適合腰痠族群。
比較項目 | 深蹲 | 分腿蹲 |
肌肉力量 | 力量大 | 力量小 |
肌肉耐力 | 耐力小 | 耐力大 |
下背壓力 | 壓力大 | 壓力小 |
難度 | 較高 | 較低 |
想練爆發力和大重量,可以選擇深蹲;想練穩定性、耐力和翹臀,又不傷下背,分腿蹲是你的菜!
分腿蹲一次做幾組?次數怎麼抓?
分腿蹲的組數和次數要看你的訓練目標和程度,以下是幾個建議,幫你找到最適合的節奏:
- 新手入門:先練穩定性和動作熟練度,每邊做3組,每組8-12下,動作慢一點,專注姿勢正確。休息30-60秒再換腳。
- 增肌目標:加點重量(像啞鈴或壺鈴),每邊做3-4組,每組8-10下,感覺肌肉收縮到極限,休息60-90秒。
- 練耐力:空手或輕重量,每邊做4組,每組12-15下,動作流暢不間斷,休息30秒內,挑戰肌耐力極限。
- 進階爆發力:用槓鈴或重啞鈴,每邊3組,每組4-6下,專注最大力量輸出,休息2分鐘讓肌肉恢復。
小提醒:每週練2-3次,搭配其他腿部訓練,效果更好。記得聽身體狀況,別勉強加太多重量!新手訓練組數安排參考
分腿蹲的常見問題
如果分腿蹲時感覺容易失去平衡,試著加寬雙腳間距,並專注於核心收緊。同時,雙眼可以凝視前方固定點,幫助穩定身體。
分腿蹲時膝蓋不適可能是因為腳掌未正確對齊或膝蓋過度內扣。確保膝蓋朝向腳尖方向,並啟動大腿與臀部肌群來減少膝蓋壓力。
壓迫膝關節、深蹲膝蓋痛的改善方式
如果分腿蹲時無法讓臀部下沉,可以先縮小步幅,或將雙手放在瑜伽磚上輔助,逐步提升髖部的靈活度,再慢慢加深蹲姿。
深蹲和分腿蹲的主要差別在於腳的站距與目標肌群:
深蹲(Squat):雙腳與肩同寬,雙膝彎曲下蹲,主要鍛鍊股四頭肌、臀大肌和核心穩定性。
分腿蹲(Side Lunge/Malasana Variation):一條腿彎曲,另一條腿伸直,更強調內收肌、髖部靈活度及側向腿部力量。
分腿蹲是腿日必備,建議排在雙腿深蹲等大動作後練,專注單邊穩定性。開始時做3-4組,每組8-10下,動作慢且控制力道,練熟後再加重量挑戰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