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進健身房,看到滿滿的器材是不是有點手足無措?其實大部分器材都有明確的用途,只要掌握訓練肌群與操作要點,新手也能安心上手。以下整理 10種常見健身器材,搭配訓練肌群與分解使用步驟,最後還會分享「健身房必帶物品」,讓你第一次去健身房也不怕尷尬。
10種常見健身器材使用方式與訓練肌群
1. 划船機(Rowing Machine)

- 主要訓練:背部肌群、核心、大腿後側、心肺功能。
- 使用方法:
- 坐在座位上,雙腳固定在踏板,繫好腳帶。
- 雙手握住把手,身體微微前傾,核心收緊。
- 用腿部力量先推動座位後移,接著帶動上半身往後。
- 最後手臂把把手拉到胸口,保持背部挺直。
2. 大腿內收訓練機(Hip Adductor)

- 主要訓練:大腿內側(內收肌群)。
- 使用方法:
- 坐在機器上,背部貼緊椅背,雙腳分開固定在踏板外側。
- 調整好阻力,雙手扶握把手以保持穩定。
- 慢慢將雙腿往內夾合,感受大腿內側收縮。
- 控制速度回到起始位置,不要突然放開。
3. 臀部後推機(Glute Kickback Machine)

- 主要訓練:臀大肌、大腿後側。
- 使用方法:
- 站在機器旁或跪靠墊上,將一腳固定在踏板或軟墊上。
- 雙手抓握扶手,保持上身穩定。
- 將腿往後上方緩慢推起,收緊臀部肌肉。
- 控制腿部回到起始位置,避免快速反彈。
4. 胸推機(Chest Press Machine)

- 主要訓練: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頭肌。
- 使用方法:
- 坐好並調整座椅高度,使握把在胸口高度。
- 雙手握住把手,背靠椅背,核心收緊。
- 將握把往前推出,手肘幾乎伸直但不要完全鎖死。
- 緩慢回到起始位置,保持胸口打開。
5. 高拉背機(Lat Pulldown Machine)

- 主要訓練:背闊肌、肱二頭肌。
- 使用方法:
- 坐上座椅,雙膝固定在大腿墊下方。
- 以比肩略寬的距離握住拉桿,掌心朝前。
- 吸氣時將桿子往下拉到鎖骨位置,胸口打開。
- 緩慢伸直手臂,回到起始位置。
6. 腿推機(Leg Press Machine)

- 主要訓練:股四頭肌、臀大肌、小腿。
- 使用方法:
- 坐在座椅上,背部貼緊椅背。
- 雙腳踩在踏板上,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
- 用腿部力量將踏板推開,膝蓋保持微彎。
- 緩慢彎曲膝蓋回到起始位置,避免內扣。
7. 滑輪機(Cable Machine)

- 主要訓練:多用途(胸、背、手臂、核心)。
- 使用方法(以單手下拉為例):
- 將滑輪高度調整到肩膀上方位置。
- 用單手握住把手,另一手扶腰或保持平衡。
- 將手往下拉至大腿旁,專注收縮背部。
- 控制重量緩慢回升,避免反彈。
8. 二頭彎舉機(Biceps Curl Machine)

- 主要訓練:肱二頭肌(手臂前側)。
- 使用方法:
- 坐在機器上,將手臂放在支撐墊上,手肘緊貼墊面。
- 雙手握住把手,掌心朝上,手臂自然伸直。
- 慢慢將把手往上彎舉至肩膀位置,專注收縮二頭肌。
- 緩慢放下回到起始位置,保持動作平穩,不要借力甩動。
9. 史密斯機(Smith Machine)

- 主要訓練:胸部、肩膀、腿部等多肌群(可做深蹲、臥推、肩推)。
- 使用方法(以史密斯深蹲為例):
- 將槓桿高度調整到肩膀位置,雙手握住槓桿。
- 把槓桿扛在肩膀後方,雙腳與肩同寬站立。
- 扭轉槓桿脫鉤,吸氣並慢慢下蹲至大腿平行地面。
- 用腿部力量站起,呼氣並回到起始姿勢,過程保持腰背中立。
10. 蝴蝶機(Butterfly Machine)

- 主要訓練:胸大肌、前三角肌。
- 使用方法:
- 坐上座椅,調整座椅高度,使手肘與肩同高。
- 雙手握住把手,手肘微彎,胸口打開。
- 慢慢將雙手往中間合攏,像擁抱的動作。
- 緩慢放回起始位置,保持胸肌張力。
健身房必帶物品
- 運動服與運動鞋:透氣、輕便,避免影響活動。
- 毛巾:擦汗與鋪設器材,保持衛生。
- 水壺:隨時補水,避免脫水。
- 鎖頭或置物櫃鑰匙:保管貴重物品。
- 護腕或手套:舉重時保護手掌與手腕。
- 耳機與音樂:提升專注力與動力。
- 替換衣物:運動後保持乾爽舒適。
健身器材看似複雜,其實只要了解主要訓練肌群與操作步驟,新手就能安心使用。建議先從簡單的機械式器材開始,再逐步嘗試啞鈴與槓鈴,循序漸進才能安全進步。記得準備好健身房必帶物品,讓每一次運動更有效率,早日達成你的健身目標!
不確定動作怎麼做的人,可以加入Nuli App,多達500多種課表可以選擇,還有健身教練影片解析教你正確的動作,不滿意隨時取消,現在加入免費試用28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