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le 機是什麼?健身房滑輪機使用介紹
Cable 機,也常被稱為滑輪機或纜繩機,是健身房中常見的一種器材。它由可調整高度的滑輪(pulley)系統、鋼纜、把手、重量堆與連桿構成。你可以透過改變滑輪高度、角度與握把方式,做出不同方向與張力的拉/推動作。
Cable 機優點與基本構造
- 角度多樣性:滑輪高度與可調角度設計,能模擬各種拉、推、斜角或水平方向的動作。
- 恆張力訓練:Cable 機在整個動作過程中都提供張力,不像自由重量在某些關鍵點可能張力減弱。
- 動作控制性高:對於肩關節穩定性或受過傷者來說,Cable 機較為安全,因為它比槓鈴或啞鈴更容易控制軌跡。
- 可做單側訓練:可以拆成單手或單邊訓練,有助於糾正左右肌力不平衡。
- 佔空間較小:相較於架台與各式器材,一台 Cable 機已能覆蓋許多訓練動作。
使用滑輪機時,通常有兩邊滑輪(左右),有可調高度的滑輪桿或滑軌。選擇適當的握把(繩索、直桿、手把、V 桿等)後,你可以做拉、推或旋轉類的動作。
使用 Cable 機訓練有哪些好處?
使用 Cable 機訓練有以下幾點明顯優勢:
- 全程張力持續存在
因為纜繩連結與滑輪機構的特性,肌肉在整個動作範圍中都能持續受力。這有助於加強肌肉控制與感受。 - 矯正不對稱與落差
可以以單側方式訓練,逼使左右側肌肉負荷一致,有助於改善一側偏強或偏弱的問題。 - 安全性較高
相比於自由重量,Cable 機的軌跡被限制在滑輪範圍內,降低了失控或因重物擺動導致受傷的風險。 - 多角度訓練
可調滑輪高度與轉向,使得肌肉能從不同角度受刺激,幫助肌肉發展更全面。 - 適用於不同訓練階段
初學者、中級者或進階者都能透過調整阻力與動作變化進行不同強度訓練。 - 動作變化多
可做拉、推、捲、伸、旋轉等多種動作,能涵蓋胸、背、肩、手臂、核心、下肢等肌群。
一台 Cable 機如何練全身?滑輪機全身訓練動作教學
以下是一堂可在一台 Cable 機上完成的全身訓練課表。
課表概覽(可按順序或依偏好調整)
動作 | 主要肌群 | 次要肌群 / 穩定肌 | 重複次數 / 組數建議 |
---|---|---|---|
B-Stance 硬舉 | 腘繩肌、臀大肌、股後鏈 | 核心、下背 | 8–12 × 3–4 組 |
屈體划船 | 背闊肌、中背、斜方肌 | 肱二頭肌、後三角、核心 | 8–12 × 3 組 |
跪姿單邊滑輪下拉 | 背闊肌、肱二頭肌 | 肩胛骨穩定肌、核心 | 10–15 × 3 組(每邊) |
站姿臉拉 | 後三角、斜方中下部、菱形肌 | 外旋旋轉肌、核心 | 12–15 × 3–4 組 |
你可以在這些核心動作之外補上如 Cable 軀幹旋轉、胸推、單邊側平舉、繩索捲舉、繩索下蹲等動作,使訓練更完整。但以下四個動作足以作為主幹課表。
動作一:B-Stance 硬舉
目標肌群:腘繩肌、臀大肌、下背與核心穩定肌群
要點說明:
- 起始站姿:採用 B-Stance(雙腳略呈前後站立,一腳稍前、另一腳稍後作為支撐腳)。前腳受力為主,後腳略為自在調整姿勢穩定。
- 握把:可用直桿、繩索或木柄握把,最好讓拉線從低滑輪或下方滑輪拉出,略向上拉動軸心方向。
- 動作軌跡:從站立起始位置開始,保持背部平直(自然弧形),臀部向後推,讓髖關節逐漸屈曲、膝蓋微彎。拉動把手至大腿後方或接近臀部位置,再慢慢放回起始。
- 核心穩定:過程中保持腹部收緊、脊椎中立,不要讓背拱起或過度彎腰。
- 幅度控制:不要讓臀部過度落下;上拉時避免過度伸展過寬。
常見錯誤姿勢:
- 背部彎曲或拱起:容易對下背造成壓力
- 膝、髖過度屈曲導致動作失控
- 使用慣性或拉扯,忽略肌肉控制
- 重心前傾或腳步不穩定
這個變化版硬舉讓 Cable 的張力持續作用於臀後鏈,也能兼具單邊穩定與肌力訓練效果。
動作二:屈體划船
目標肌群:中背(大菱形肌、斜方肌中下部、後三角)與背闊肌
次要肌群 / 穩定肌群:肱二頭肌、核心、肩胛穩定肌
要點說明:
- 起始位置:滑輪可設定在低位置或中間高度。你採半蹲或微屈膝、上半身前傾(約 30–45 度左右)作為支撐。
- 握把選擇:直桿、V 桿或雙把手皆可,依個人喜好選擇。
- 拉動路徑:收肘往後向身體方向拉至腹部或肋骨位置,同時肩胛骨內收。切記背部盡量保持平直,不要拱背或拱胸。
- 回放動作:肘部控制地向前還原,手臂伸直回到起始位置,肌肉保持張力。
常見錯誤姿勢:
- 背部拱起或駝背
- 只靠手臂拉,而肩胛未內收
- 上半身過度晃動或借力
- 拉到太高或過低,偏離肚臍線方向
動作三:跪姿單邊滑輪下拉
目標肌群:背闊肌、肱二頭肌與肩胛穩定肌
次要肌群:核心、前臂、肩部後束
要點說明:
- 起始姿勢:在滑輪機旁做跪姿(單膝置地、另一腳前跨或屈膝支撐)。滑輪設於高位(高滑輪)或稍偏上方。
- 握把與拉法:使用單手手把或繩索手把,拉線向下、往你身體方向拉至大腿或腰部側邊。
- 動作控制:收肘時肩胛骨向下、向內拉;下拉動作不要只是手臂在拉,而是背闊肌發動。手肘不要往外張開。
- 回放段:慢慢控制手臂向上還原至起始位置,不要讓把手回擺失控。
常見錯誤姿勢:
- 利用上半身前傾擺動偷力
- 肱二頭彎曲過多,背闊肌未參與
- 拉手臂過遠或過低,造成肩關節壓力
- 核心不穩導致身體晃動
動作四:站姿臉拉
目標肌群:後三角肌、斜方肌中下部、菱形肌、肩胛骨穩定肌
次要肌肉 / 穩定肌:旋轉肌群、核心、前臂
要點說明:
- 起始位置:滑輪設於面部高度(或稍高),使用繩索(雙繩分叉)握把。你站立面對滑輪,雙腳與肩同寬。
- 握法:雙手握住繩索末端,使繩索在拉動時分叉,形成 “Y” 形路徑。
- 拉動路徑:肘部向後、向外拉,使手把往面部方向移動,且繩索兩端分開。收肩胛骨,強調後肩與上背發力。
- 還原階段:慢慢控制手把回到起始位置,感受後三角與肩胛肌群張力。
常見錯誤姿勢:
- 手臂完全以肱二頭帶動,忽略後肩與菱形肌
- 拉動路徑過低或過直,無法有效刺激後束
- 握把捲曲、手腕過度彎曲,拉夫不自然
- 身體前傾、擺動借力
不確定動作怎麼做的人,可以加入Nuli App,多達500多種課表可以選擇,還有健身教練影片解析教你正確的動作,不滿意隨時取消,現在加入免費試用28天!
如何安排訓練與進階變化建議
- 暖身:先做 5–10 分鐘動態拉伸與輕重量 Cable 動作(如繩索臂拉、旋轉)來啟動肌肉與關節。
- 順序安排:可從大肌群到小肌群、核心或穩定性動作依序進行,也可以交替上下肢或推拉安排,以避免疲勞過早累積。
- 休息時間:建議 60–90 秒休息/組;若強度較高或臨近失敗,休息可拉長至 2 分鐘。
- 強度調整:可透過調整重量、改變重複次數、變換滑輪高度、改變握法(單手、雙手、繩、桿)來變化。
- 進階變化:可以加入單側旋轉 Cable、Cable 弓步蹲、Cable 反向飛鳥、Cable 屈腿硬舉等動作。
一台 Cable 機就能覆蓋許多基本且高效的肌群訓練動作:從下肢、臀部、背部、肩膀到核心穩定,都能用滑輪機找到對應的訓練方式。上述 B-Stance 硬舉、屈體划船、跪姿單邊拉、站姿臉拉是四個核心動作範例。鍵在「動作控制、肌肉發動與姿勢正確性」,而非單憑重量堆的數字。
在練習時,請特別注意:保持脊椎中立、不用慣性晃動、不過度依賴手臂代償、核心要穩定。逐漸熟悉後,再加入更多變化與自主創意,讓你的 Cable 訓練菜單越來越多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