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練握力?6個「握力訓練」改善肌無力,提升重訓效果

握力訓練

你是否曾經覺得擰瓶蓋越來越吃力,或者提重物時手總是提不太起來?這些看似微小的生活細節,可能暗示著你的握力正在悄悄下降。握力不僅僅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方便的工具,更是反映整體健康的重要指標。許多研究顯示,握力與壽命長短、肌肉力量、甚至是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息息相關。別輕忽握力不足的問題,它可能是肌少症的前兆,影響你的生活品質和健康。

因此,這篇文章將帶領大家深入瞭解握力訓練的重要性,提供簡單易懂的居家訓練方法,幫助你改善肌無力,重拾健康活力。無論你是想提升運動表現,還是單純想讓生活更加輕鬆,都可以從握力訓練開始,為自己的健康加分。讓我們一起透過科學的訓練和正確的觀念,強化握力,迎接更健康的生活!

握力訓練的重要性及其健康益處

為什麼握力很重要?

握力,簡單來說就是手部和前臂肌肉產生的力量,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從開門、提購物袋,到運動時的抓握,甚至是書寫、使用工具等精細動作,都離不開握力的支持。

握力不僅僅是生活上的便利,更與整體健康息息相關。研究顯示,握力是預測身體健康和壽命的重要指標。握力較強的人,通常活動力也較高,反之,握力較弱則可能暗示活動力降低,甚至潛藏著肌肉量不足的問題。此外,握力還與心血管健康、認知功能等密切相關。

握力訓練的健康益處

  • 提升運動表現: 握力是許多運動項目的基礎,如引體向上、舉重、攀巖等。強大的握力能讓你更好地控制器械,提升訓練效果,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
  • 改善生活品質: 握力提升後,你會發現日常生活變得更加輕鬆自如。擰瓶蓋不再費力,提重物也不再感到吃力,生活品質自然隨之提升。
  • 預防肌少症: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會逐漸流失,握力也會隨之下降。透過握力訓練,可以有效維持肌肉質量,預防肌少症的發生,保持身體機能的健康。
  • 促進心血管健康: 研究顯示,握力與心血管健康呈正相關。透過握力訓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提升認知功能: 握力訓練不僅能強化肌肉,還能刺激大腦,提升認知功能。研究發現,握力較強的人,通常在記憶力、反應速度等方面表現也較佳。

改善肌無力的6個握力訓練方法

想要改善肌無力,不一定要上健身房,在家也能輕鬆進行握力訓練。以下介紹六個簡單有效的握力訓練方法,讓你隨時隨地都能鍛鍊手部力量:

  1. 握拳練習:
    • 步驟: 將手掌完全展開,然後用力握緊拳頭,感受手部肌肉的收縮。
    • 要點: 握拳時不要過度用力,以免造成手部不適。
    • 頻率: 每次進行10-15次,重複3-4組。
      握拳練習
      圖片來源:mayoclinic
  2. 指握力器:
    • 步驟: 將握力器握在手中,用力擠壓,感受手部肌肉的收縮。
    • 要點: 選擇適合自己力量的握力器,不要一開始就使用太重的阻力。
    • 頻率: 每次進行10-15次,重複3-4組。
      指握力器
      圖片來源:nerdfitness
  3. 毛巾擰乾:
    • 步驟: 將毛巾浸濕後,雙手握住毛巾兩端,用力擰乾。
    • 要點: 擰毛巾時要盡可能地用力,感受手部肌肉的收縮。
    • 頻率: 每次進行10-15次,重複3-4組。
      毛巾擰乾
      圖片來源:elevateptr.com
  4. 農夫走路:
    • 步驟: 雙手各握住一個啞鈴或壺鈴,保持身體挺直,向前行走。
    • 要點: 選擇適合自己力量的重量,行走時保持身體平衡。
    • 頻率: 每次行走3-5公尺,重複3-4組。
      農夫走路
      圖片來源:popsugar
  5. 地雷管毛巾抓握:
    • 步驟: 將槓鈴插入地雷管,放上適合自己重量的槓片,再用一條毛巾套住槓鈴(接近槓片的位置)。雙腳張開約與肩同寬並跨越槓鈴,雙手抓住毛巾兩端(距離盡量靠近槓鈴)。起始位置為身體微微向前傾,雙膝微彎稍微擡起槓鈴讓雙手可以自然垂放。吸氣預備,吐氣時用力抓住毛巾讓槓鈴往身體方向靠近停頓一下再回到起始位置。
    • 要點: 槓鈴重量選擇適當,避免造成手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的傷害。
    • 頻率: 每次進行10-15次,重複3-4組。
  6. 張力練習:
    • 步驟: 盡可能張開五指,維持指縫間隙,感受手掌肌肉的張力。
    • 要點: 張開手掌時,盡量將手指伸直,維持姿勢。
    • 頻率: 每次維持10-15秒,重複3-4組。
      張力練習

如何進行握力測試及提升握力的技巧

怎麼測量握力?

想要了解自己的握力是否達標,可以透過簡單的握力測試來進行評估。以下介紹兩種常見的握力測試方法:

  1. 握力器測量:
    • 步驟:
      1. 雙腳自然打開,身體保持挺直,雙臂自然下垂。
      2. 一隻手的手掌靠在握力器尾端,手指放到把手部分。
      3. 用力握緊握力器,記錄測量結果。
    • 標準: 成年男性握力小於39公斤,女性握力小於22公斤,則可能被判定為肌肉無力。
  2. 簡易自我檢測:
    • 步驟: 雙手食指、拇指圈成一個圈,放在小腿圍最厚處。
    • 判斷: 若圈剛好或圈起來有縫隙,就表示可能肌肉量不足,肌少症風險較高。

提升握力的技巧

  • 循序漸進: 握力訓練需要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使用太重的阻力,以免造成手部傷害。
  • 持之以恆: 握力訓練需要持之以恆,才能看到效果。建議每週進行2-3次握力訓練,每次15-20分鐘。
  • 多樣化訓練: 不同的握力訓練方法可以鍛鍊到不同的手部肌肉,建議多樣化訓練,以達到最佳效果。
  • 注意休息: 握力訓練後,手部肌肉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恢復。建議每次訓練後休息1-2天。
  • 結合其他運動: 握力訓練可以結合其他運動一起進行,例如重量訓練、攀巖等,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前臂與手掌握力練習的多樣化訓練

為什麼不應該只練握力?

握力訓練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前臂肌肉的鍛鍊。前臂肌肉是握力的重要來源,強壯的前臂肌肉可以提供更強大的握力。因此,在進行握力訓練時,也應該同時加強前臂肌肉的鍛鍊,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前臂肌肉的重要性

前臂肌肉在抓握的動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肱橈肌、伸指肌、橈側伸腕長肌等前臂肌肉,在握拳、抓握等動作中都有相當高的參與度。透過改變動作的角度,可以徵召到不同的前臂肌肉,達到更全面的鍛鍊效果。

多樣化的訓練方式

  • 反向划船: 掌心朝下握住單槓,身體懸空,利用手臂力量將身體拉起。
  • 啞鈴腕彎舉: 坐在椅子上,手肘靠在膝蓋上,掌心朝上握住啞鈴,利用手腕力量將啞鈴彎起。
  • 啞鈴反向腕彎舉: 坐在椅子上,手肘靠在膝蓋上,掌心朝下握住啞鈴,利用手腕力量將啞鈴彎起。
  • 指力板: 利用指力板進行攀爬訓練,可以有效鍛鍊手指和前臂肌肉。
  • 彈力帶訓練: 利用彈力帶進行手部和前臂的伸展和彎曲訓練。

握力不足的風險及預防肌少症的方法

你需要改善握力嗎?

握力不足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可能潛藏著健康風險。以下列出握力不足可能帶來的風險:

  • 增加跌倒風險: 握力不足會影響身體的平衡感和穩定性,增加跌倒的風險。
  • 提高失能風險: 握力不足會影響日常生活能力,例如提重物、開門等,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失能。
  • 增加慢性疾病風險: 研究顯示,握力不足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 加速肌肉流失: 握力不足是肌肉流失的徵兆之一,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肌少症。

預防肌少症的方法

  • 適當的運動: 運動是預防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議進行有氧運動和阻力訓練,以增加肌肉質量和力量。
  • 均衡的飲食: 飲食是肌肉生長的重要基礎。建議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等營養素,以維持肌肉健康。
  • 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身體修復的重要時間。建議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以促進肌肉生長和修復。
  • 定期檢查: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肌肉流失的徵兆,及早進行預防和治療。
  • 活躍老化: 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特別是肌力訓練,是避免肌少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結合飲食與運動的全方位握力提升策略

肌少症飲食:補充優質蛋白質

想要有效提升握力,除了運動外,飲食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蛋白質的攝取,對於肌肉的生長和修復至關重要。建議每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維持肌肉質量和力量。

  • 優質蛋白質來源:
    • 魚類:鮭魚、鮪魚、鱈魚等
    • 雞肉:雞胸肉、雞腿肉等
    • 蛋類:雞蛋、鴨蛋等
    • 乳製品:牛奶、優格、起司等
    • 黃豆製品:豆腐、豆漿、豆乾等
    • 適量肉類:牛肉、豬肉等

肌少症運動:阻力訓練是關鍵

除了飲食外,運動也是提升握力的重要手段。特別是阻力訓練,可以有效增加肌肉質量和力量。建議每週進行2-3次阻力訓練,以達到最佳效果。

  • 阻力訓練方式:
    • 重量訓練:利用啞鈴、槓鈴等器械進行訓練。
    • 彈力帶訓練:利用彈力帶進行訓練。
    • 自身體重訓練:利用自身體重進行訓練,例如深蹲、伏地挺身等。

全方位提升策略

  • 結合飲食和運動: 想要有效提升握力,需要結合飲食和運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 持之以恆: 提升握力需要持之以恆,才能看到效果。
  • 尋求專業指導: 如果對握力訓練不熟悉,可以尋求專業教練的指導,以避免運動傷害。

結論

握力訓練不僅僅是為了擁有更強壯的手部力量,更是為了提升整體健康和生活品質。透過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對於握力訓練的重要性、方法和技巧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無論你是想改善肌無力、預防肌少症,還是單純想讓生活更加輕鬆,都可以從握力訓練開始,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請記住,持之以恆是成功的關鍵。只要每天花一點時間,進行簡單的握力訓練,就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同時,也要注意飲食均衡,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提供肌肉生長所需的營養。讓我們一起透過科學的訓練和正確的觀念,強化握力,迎接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

Tags

Nuli Team

Nuli app, Be the better you! 台灣最大的女生健身社群、客製化健身課表、瑜伽伸展課表以及各式美味又健康的食譜唷!